1、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8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需要的。
1.中兴汉朝的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武帝
C.光武帝
D.汉明帝
2.佛教传人国内的时问是
A.西汉初年
B.西汉末年
C.东汉初年
D.东汉末年
3.今天藏族的祖先在唐朝被称作
A.吐蕃
B.回鹘
C.羌
D.南诏
4.王安石变法成效的是
A.农田水利法
B.方田均税法
C.保甲法
D.募役法
5.大家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是由于他
A.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B.编译外国书本,探求西方常识
C.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害处
D.领导了控烟运动
6.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地位完全确立的不平等条款是
A.《南京条款》
B.《马关条款》
C.《辛丑条款》
D.《伊犁条款》
7.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时务报》
B.《新民丛报》
C.《民报》
D.《新年轻人》
8.下列事件,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有关的是
①善后大借款②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
③蔡锷等人在云南起义④李烈钧在湖口起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9.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觉得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才能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所有黑暗,德先生和赛先生指的是
A.法国和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B.民主和科学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新道德和新文学
10.下列各项中,不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内容的是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工人罢工
D.依据地建设
11.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这是由于
A.国民党失败已成定局
B.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中共马上成为执政党
D.资产阶级开始向党发动进攻
12.国内少数民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如果通过
①民族地区自治②民主改革③土地改革④社会风俗的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3.依据一国两制的方针,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比香港、澳门更大的自治权,这主如果指
A.维持资本主义规范不变
B.社会生活方法基本不变
C.可以保留我们的军队
D.各界代表人士可以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的领导职务
1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获得突破性进展是在
A.农村
B.沿海区域
C.城市
D.国营企业
15.英国革命打造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的法律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大宪章》
C.《权利法案》
D.1787年宪法
1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林肯是民主党人
B.林肯是北方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代表
C.林肯曾任美国总统
D.林肯遇刺死亡
17.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交战双方主如果帝国主义国家
B.战争的深层缘由是英德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
C.交战的主要为了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18.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日本分别建起法西斯统治,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缘由是
A.法西斯集团的欺骗宣传和恐怖活动
B.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空前激化
C.国内紧急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D.摆脱经济危机的愿望的驱使
19.下列重大政治军事行动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盟军攻入意大利,开罗会议,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B.盟军攻入意大利,斯大林格勒战役,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开罗会议
C.斯大林格勒战役,开罗会议,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盟军攻入意大利
D.开罗会议,斯大林格勒战役,盟军攻入意大利,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
20.欧共体、日本在一些经济范围开始赶上美国的大致时间是,20世纪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21.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国内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东部区域风靡偏北风
B.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区域
C.长江中下游区域刚进入梅雨期
D.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
22.国内北方用温室大棚可以反季节种菜,缘由是改变了下面条件中的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3.下列地貌种类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变化
最大的是
A.高原
B.山地
C.平原
D.丘陵
24.关于图81中①②③④海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海区有寒流经过
B.③海区是旅游景点
C.④海区的水温高于②海区
D.②海区有暖流经过
25.国内台湾多地震,主如果由于
A.地形多山
B.是冲积岛
C.处在三大板块碰撞处
D.处在两大板块张裂处
26.世界上输出农商品最多的国家是
A.法国
B.加拿大
C.俄罗斯
D.美国
27.下列各组城市中多雨期在同一时期的是
A.加尔各答、休斯敦、开普敦
B.悉尼、巴西利亚、圣地亚哥
C.伦敦、阿尔及尔、圣弗朗西斯科
D.北京、乌兰巴托、洛杉矶
28.下列8种地理现象,同一条纬线上的两地可能出现的是
①季节相同②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③日出日落时间相同④气候种类相同
⑤高温期相同⑥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⑦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⑧气温相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⑦⑧
C.①②⑤⑥⑦
D.①③⑤⑦⑧
29.下列有关中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黑海、伏尔加河是区内要紧的灌溉水源
B.哈萨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叫做白金之国
C.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属干燥的温带国内性气候
D.哈萨克斯坦是仅次于蒙古的世界第二大内陆国
30.在下列山地中垂直自然带谱层次较多的是
A.吉林长白山
B.台湾玉山
C.江西庐山
D.山东泰山
31.下列手段中有益于保护北京城市环境的是
A.在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B.广建大型游乐场
C.大力进步家用轿车
D.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32.图82为美国当地工业分布图,关于该图的正确叙述
A.图中A工业区中③和④均是新兴电子工业中心
B.图中B工业区铁矿丰富而缺少煤炭资源
C.图中①、②和⑥均为石油和农商品输出港
D.图中⑤是美国中部的交通与工业中心
33.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的耕地面积居亚洲各国位
B.印度的茶叶产区主要分布于恒河三角洲
C.印度的棉花产区主要分布于半岛东北部
D.印度主要黄麻产区坐落于降水较少的西北部
34.国内棉花生产基地的正确分布是
A.河西走廊是长绒棉主产区
B.都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区域
C.黄河以北没大的棉田分布
D.新疆是最大的产棉区
35.近年来,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说明
①环境问题或许会影响到周围国家和区域
②污染物质具备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进步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6.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明显加快,其重要原因是
A.经济飞速进步和城市化水平高
B.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和生活质量提升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D.环境水平改变和人口素质提升
37.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纷纷合并,从工业布局原因考虑,主如果
A.材料供给便捷
B.环境条件制约
C.争夺市场份额
D.垄断资本进步
38.图83是经济原因对工业布局影响示意图,其主导原因正确的是
图84显示的是国内四个省2004年三种谷物的种植面积,读图回答39~40题:
39.图中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40.M省可能是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非选择题
2、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41.清初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什么有力手段?
4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专政时期,为了抗击普鲁士和奥地利组成的反法联军和镇压国内王党复辟权势叛乱,实行的恐怖政策,进行战时总动员,用最严厉的方法打击所有敌对权势和投机活动,断头台成为这个时候期恐怖统治的标志,期间有三四万人被处死。在这种统治政策下,国内局势稳定下来,叛乱被平息,反法联军也被击退。但每人自危的局面使雅各宾派领袖失去支持,最后众叛亲离。
对雅各宾派的专政历来评论不一。有些觉得那是在内外形势紧急的特殊条件下采取的很方法,其结果在主导方面确实挽救了革命。有些强调它的打击面过宽,处决的人太多,而且在恐怖统治下培养了一种心态,即当权的人借助恐怖方法排斥异己。你同意哪种看法并简单说明理由。
43.简述苏维埃政权打造初期实行的内外手段。
44.读图85,回答问题:
A是__________海峡,其西侧隔海相望的国家是__________;
B是__________河,其流向大体为__________,该河上游C处为所在国农业地带中的带;
D处地形区为 __________ 高原,它与E山同是 __________ 山系,E山正处于和 __________ 两大板块间的 __________ 边界上;
F岛附近有世界四大渔场中的 __________ 渔场,其成因是__________。
45.读下图,回答各小题:
图中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
填出图中国内五大淡水湖的名字。
按流域而言,图中所示区域的主体部分所属的两大流域是__________流域和__________流域。该流域内的河流径流变化大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
为了B河水患,所应采取的主要治理手段是: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46.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需要:
在图87中相应地方填出最大的大洲和最大的大洋的名字。
从图87中可以看出,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字母__________代表的__________洲。完全坐落于北半球的大洋名字是字母___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__洋。
山脉①的名字为,它与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一块一同构成大洲的分界线,山脉的西侧为字母___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__洲;东侧为字母__________所代表的__________洲。
②、③分别代表大洲的分界线,其中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数字__________所代表的运河。
选择题
1、选择题
1.C
历史上所谓的汉朝中兴,是指西汉被王莽篡权并被推翻后,又由原来的汉朝皇室后裔重新打造东汉的事件。完成中兴汉朝大任的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被叫做光武帝,意思是他以武力光复了汉朝。如此记忆将容易回答本题。其他几个选项中的汉高祖是刘邦,他是西汉王朝的开创者;汉武帝名刘彻,他是打造西汉大一统局面、打击匈奴、凿空西域、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大有作为的皇帝,生活在西汉中期;汉明帝是继光武帝之后的东汉第二代皇帝,在教程上并未出现,可作为干扰项对待,不予选择。
2.B
佛教产生于古时候印度,道教产生于古老中国。佛教传人中国的时间与道教产生的时间常常放在一块让考生回答。应该学会佛教传人中国早于道教产生,道教在东汉初年才正式作为一种宗教形态出现。西汉末年,佛教传入国内中原区域。对中国文化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是国内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思想和神仙方术,对国内后世文化也有深远的影响,故也要学会道家与道教产生的时间。
3.A
要牢牢记住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同时还要记住吐蕃的首领称作赞普。另外,唐朝的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在唐朝中期发生安史之乱时,回纥过去出兵、出马帮助唐朝平定叛乱,双方的民族关系较好。羌族和南诏与题目需要相差较远,可视为干扰项,不做选择。
4.A
王安石变法内容较多,但绝大部分新法都触有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因此,支持变法的宋神宗死后,守旧派代表司马光出任宰相,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但在变法时期兴修的一万多处水利工程却保留了下来,是变法成效的一项,这便是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是要由政府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目,根据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大地主当然不会赞同。保甲法是由政府把住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定起来。有两丁以上的人户,出一人充当保丁,大地主家人多丁广,也不想出兵。募役法是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想去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大地主不愿出兵也不愿出钱,因此募役法也遭到了大地主的反对。在新法推行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风险百姓的现象,成效并持续起积极推动作用的就是农田水利法。对于王安石变法还要学会变法的背景、意义与青苗法等具体内容。
5.B
这是一道比较剖析题。林则徐认识到鸦片的害处,领导了控烟运动,所以大家称他为民族英雄;林则徐积极知道西方国家的状况,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步,所以大家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人。
6.C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近代不平等条款风险的认识和比较剖析的能力。《南京条款》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款》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款》的签订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伊犁条款》很容易被排除。
7.C
这是一道常识记忆题,所列四种刊物在近代中国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对它们各自发挥有哪些用途,考生应该知道一些。《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它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促进了变法运动的进步。《新民丛报》是立宪派在日本创办的报刊,它早期广泛宣传了西方社会政治学说。《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报刊,也是同盟会的机关报,它广泛宣传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动的进步。《民报》创刊后,就立宪改良还是民主革命的问题,与《新民丛报》进行了激烈的论战。《新年轻人》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这类内容不可以混淆。
8.D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后,便开始扑灭民主力量,先是暗宋教仁,接着便签订非法的善后大借款。国民党人被迫应战,李烈钧在湖口起义,这就是二次革命。这类内容与稍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没直接关系,应该被排除。学历史,时间定义尤为重要,应该注意培养我们的历史时空感。另外,还应该注意每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9.B
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即民主与科学。英文Democracy译为民主,当时又译为德先生;英文SCienCe译为科学,当时又译为赛先生。如此的翻译,体现了当时大家虚心向民主与科学学习的态度。
10.C
此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有关要点学会的准确度。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在中共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依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11.C
这是一道常识记忆题,主要考查有关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一些常识。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依据中共地位的变化,提醒全党同志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继续维持谦虚小心、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
12.D
新中国成立以前,各少数民族的社会进步非常不平衡。1958年将来,通过民主改革和土地改革,少数民族先后进人社会主义社会。具体来讲,就是:通过民主改革,打造社会主义政治规范;通过土地改革,废除剥削规范,打造起社会主义经济规范。
13.C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一国两制政策的学会程度。为了达成祖国的和平统一,19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4年,一国两制的构想写进了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具备法律效力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地运用。依据这一构想,祖国统一后,台湾享有更大的自治权,也就是可以保留我们的军队。
14.A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举足轻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第一在农村获得突破性的进展,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废除去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进了农业的进步。这也推进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5.C
本题考查的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果的理解。1688年因为不可以忍受复辟王朝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英国议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接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则承诺维护英国议会的权力。1689年,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与一系列议会法,主如果明确规定了国王的权限。这类法律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司法独立于王权等原则,有效地将王权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从而在英国彻底地埋葬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由此C选项是正确的。A选项是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文件;D选项是北美独立战争之后的宪法。
16.A
本题所列四个选项中,主要干扰项是B。由于林肯曾任总统、遇刺死亡这类史实一般考生都会记得比较了解;而对代表北方资产阶级民主派利益的并非民主党,而是共和党这一点却容易记不清;进而对林肯到底是共和党人还是民主党人产生疑问。
17.C
解答本题的重点是理解帝国主义战争的意思。对战争的性质的断定主要不是依据参战国家的性质,因此A项不可以作为正确项。B项中的英德两国虽然都是帝国主义国家,并且它们的矛盾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但这仍不足以说明整个次世界大战的性质。D项更是说服力不强。而帝国主义战争的最重要目的就是重新瓜分世界,也就是说,以如此的目的进行的战争,可以定性为帝国主义战争。
18.C
本题考查对德国、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打造法西斯统治缘由的理解。把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并列一块设问,需要找出它们之间的一同点。之后,还应该注意题干需要的是根本缘由。作为一同的根本缘由,应该到两国内部去找,如此B项可以排除去;A项更不是根本缘由,是C项的外在表现,或者说是由C项引出的;D项更不是根本缘由,摆脱经济危机只不过两国统治阶级面临的一个问题,可以包括在C项的社会危机中。因此C项是正确的。这两个国家内部的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面对此种情况,两国统治阶级急切需要打造铁腕的法西斯集权统治来摆脱困境。
19.A
这类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要紧的事件,其中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时间比较明确,不容易混淆。盟军攻人意大利和开罗会议召开时间比较接近,都在1943年,前者发生在7月,攻人西西里岛;后者在11月,需要仔细记忆。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是在1945年。
20.B
20世纪50年代西欧、日本或是尚未从战争中恢复,或是处于被占领状况;60年代它们开始崛起;70、80年代则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占有愈加要紧的地位。
21.B
本题结合地球运动,综合考查有关气候、河流等常识。地球运行到远日点大约是每年的7月初,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天,国内东部区域风靡东南季风,河流处于丰水期。国内夏秋天节雨带自南而北推移,5~6月份长江中下游区域进入梅雨期,7~8月份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区域。
22.A
本题考查了国内北方区域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原因及解决渠道。国内北方区域因为纬度相对较高,所以热量欠缺,熟制只能达到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采取温室大棚的方法可有效降低热量的散失,达到反季节种菜的成效。应注意的是大棚只能杜绝空气流动,但不可以达到增强光照有哪些用途。
23.C
该题的重点在于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变化最大的地形的认知。人类为了存活和进步生产,第一要选择最适合生活的区域,自然是平原。C为正确选项。
24.B
该题考查澳大利亚有关入门知识。①海区有暖流经过。②海区有寒流经过。③海区附近有大堡礁,为旅游景点。④海区的水温因受纬度的影响低于②海区。所以,B选项正确。
25.C
本题考查有关板块架构学说的常识。台湾岛坐落于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碰撞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活动。
26.D
本题考查有关农业生产的常识。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它生产的小麦、大豆、玉米、棉花等都位居世界前列,不只满足本国需要,还很多出口,成为世界上输出农商品最多的国家。
27.A
该题考查对世界不同区域、不同季节气候的特征等入门知识的认知水平,与对不同气候特征进行比较的能力。解题时,第一要确定各城市气候种类,剖析其多雨期是何时,逐一进行对照比较,找出正确答案。比如,A选项加尔各答为热带季风气候,北半球夏天多雨;休斯敦为美国南部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多雨期也是北半球夏天;开普敦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多雨期也是北半球夏天。依据上述剖析,A为正确答案。
28.C
该题主要考查对地理纬度有关常识的学会状况,与剖析、判断能力。同一条纬线所在南或北的半球地方相同,势必是季节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气候种类虽未必相同,但高温期相同;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肯定相同。下垫面的差异,会致使气候种类不同;经度的不同致使日出时间不同。C选项正确。
29.C
该题考查的是中亚区域的地理特点。黑海、伏尔加河均不在本区范围内;白金之国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故只有C选项正确。
30.B
该题主要考查对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分别与山地所处纬度地方、山地海拔高度间关系的理解。山地所处纬度越低,山地海拔越高,垂直带谱层次越多;反之,就越简单。选项中台湾玉山纬度最低,海拔最高,故判断B选项为正确答案。
31.D
大城市人口海量、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在市中心规划住宅、游乐场合或推广私家车会加强中心区的人口和交通重压,使环境的恶化加剧。故D选项正确。
32.D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美国工业区和工业中心空间分布、区位优势及海港的识记。美国是经济发达国家,当地分为三个工业区。在A工业中④为电子工业中心;B工业区煤炭和铁矿等资源为工业进步创造了条件;美国是石油进口国,不会有石油出口港;工业中心⑤是芝加哥,为中部的工业和铁路中心。故D选项正确。
33.A
该题主要考查印度农业生产条件及主要作物的空间分布等入门知识。印度地势起伏小,垦殖率占国土面积50%以上,耕地面积居亚洲各国之首;茶叶分布于东北部的丘陵区域;棉花分布于印度降水较少的西部;黄麻分布于地势低平且多雨的恒河三角洲区域。故A选项正确。
34.D
本题考查国内有关棉花生产的常识。棉花是国内要紧的经济作物,主要的产品棉基地有:江汉平原,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冀中南、鲁西北和豫北平原,黄淮平原及南疆等五个区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已成为全国最大产棉区且为长绒棉,答案选D。
35.C
本题考查环境问题与可持续进步的有关常识。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空洞等都是全球性大方环境问题,需要国家之间协作一同解决。C选项正确。
36.B
本题考查有关人口进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青年口数目降低、年长人口数目增加而致使的老年人口比率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致使青年口数目降低,生活质量提升使得死亡率降低,老年人口比率相对上升,国内人口进步受人口政策的影响,自然增长率降低显著,随着经济的迅速增长,人口老龄化进程非常快。B项答案正确。
37.C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理性认识及剖析判断能力。目前,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和相互依靠空前紧密,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推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借助其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先进技术、健全的设施、完善的法制等优势,主导世界金融市场,抢占世界贸易的最大份额,获得最大的利益。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为C。
38.A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影响工业布局经济诸原因常识的全方位认识,与阅读考试试题附图的能力。考试试题所列四种工业布局的主导原因分别为甜菜制糖材料,家具制造市场,选纸厂材料,化学工业能源。因为制糖厂的材料容易变质和降低出糖率是什么原因,不便远距离运输,适合建在材料产地。故A选项正确。
39.C
本题考查了国内农业生产中谷物种植业的地域分异规律,解决问题需要对柱状统计图准确剖析、解析。第一从图中可知,已知的三个省份分别坐落于国内的东北、南方、华北区域,且各省的谷物种植面积均有一种占有优势。由国内农作物分布特征不难看出,东北区域主产玉米,华北主要种植小麦,南方则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故39题选择C项。
40.B
在第39题正确判断的基础上,从图中可读出M省谷物种植的特征是小麦、水稻种植面积相当,如此的省份应当地跨国内南、北方区域,且在南、北方的面积相差不多,因此第40题提到的四个省区中,只有安徽符合需要。故答案选B。
非选择题
2、非选择题
41.清朝前期采取的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手段有:光复台湾。1661年,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三十八年的荷兰殖民者。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粉碎噶尔丹分裂活动。游牧在伊犁河流域的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的噶尔丹自称可汗,向康熙帝提出对北方统治权的需要。1690年,在沙俄支持下,噶尔丹悍然进军内蒙古,康熙帝带兵在乌兰布通打败噶尔丹的军队。l696年,康熙帝第三亲征,清军在昭莫多大败噶尔丹。清朝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居住在新疆天山南路的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和小和卓兄弟发动叛乱,乾隆帝派兵平定,获得了彻底胜利,清政府重新统一新疆区域。加大对西藏的管辖。清朝初年,顺治帝接见了西藏藏传佛教首领五世达赖,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号码被封。后来,康熙帝又赐予另一个藏传佛教首领五世班禅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号码被封。清政府规定,将来历世达赖和班禅都需要经过中央政权册封。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同达赖和班禅一同管理西藏。反击沙俄,签订《尼布楚条款》。1685年、l686年,康熙帝组织的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沙俄的战争,均获胜利,迫使沙俄政府赞同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正式签订了个边界条款《尼布楚条款》。条款规定,外兴安岭以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西属俄国;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以东,包含库页岛属中国。
本题给出的参考答案较为详细,实质答卷时可以稍作简化,但,五个方面的要素决不可以省略。光复和管理台湾、册封西藏宗教领袖、实行政教合一的统治、平定新疆噶尔丹和大小和卓的叛乱,对沙俄进行反击并在平等的基础上划定东北边界、签订《尼布楚条款》,这类都是清初维护多民族统一国家所采取的有力手段,获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效。正由于这样,才奠定了国内古时候辽阔的疆域,使得国内成为一个拥有如今五十六个民族的国家。
42.
赞同种看法。理由: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是在复杂背景下实行的。外有反法同盟武装干预法国,内有王党复辟权势活动猖獗,社会秩序混乱,政局动荡不稳。结果是它将革命推进到比较彻底的阶段,击退了外国干预军,镇压了复辟权势的暴乱,安定了社会;挽救了革命和拯救了共和国。
赞同第二种看法。理由:恐怖政策使打击范围随便扩大,违背了法制原则,侵害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对商业活动的干涉过多,违反了资产阶级自由经济原则;渐渐成为领导人铲除异己、维护权力的方法,违背了《人权宣言》规定的民主政治原则。结果使雅各宾派政权陷于孤立而覆亡。
本题考查对法国大革命期问雅各宾派专政的评价,考生需要运用所学常识和剖析问题的能力。针对上述看法,可以同意其中一个,也可以提源于己的见解,重点是根据题目后的需要,做到史实准确,言之成理。本题是开放型论述题,历史论述需要史论结合,因此史实不准确势必会干扰到立论的正确性。同时要记住,历史事件是复杂的,对其剖析也尽可能要全方位,片面地认识复杂的历史现象只能步入误区。
43.内部: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宣布各族人民权利平等,废除教会所有特权,接管银行、铁路。在企业实行工人监督,并把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对外:与德国等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摆脱了帝国主义战争。
第一要了解题目中的打造初期是指1918年春天之前。之后就是国内战争时期了。明确了这一时间段,就能找出苏维埃政权实行的相应的内外手段了。回答内外手段时,应分开叙述,比较了解。在内部手段中,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方面都要提到;对外方面最主要的是《布列斯特和约》。
44.
白令俄罗斯
密西西比自北向南乳畜
墨西哥科迪勒拉山系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消亡
纽芬兰有寒、暖流相交会
该题考查了北美洲海陆分布、山河大势及地区内农业生产的特点和成因等入门知识。
第题,第一依据海陆轮廓可确认这是北美洲,后联想世界海陆分布即可确定A为白令海峡,西侧为俄罗斯远东区域。
第题,美国国情历来是考查的重点。密西西比河的流向可从图中直接读出;美国农业的区域分布则是重中之重,C处为五大湖以南的美国东北部区域,从自然条件和市场需要等角度剖析可知,此处应进步乳畜业。
第题考查了板块架构和造山运动的关联,只须结实学会地球六大板块示意图便不难解答。
第题考查的是世界大渔场的分布及成因。北美的纽芬兰渔场是由南下的拉布拉多寒流和北上的墨西哥湾暖流相交会,引起海水激荡使浮游生物增多、饵料配方丰富而形成的。
45.
汉水淮河
略
长江淮河河流补给种类以雨水补给为主,因为降水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因此河流的径流变化大。
①上游进行植树造林,维持水土;修建水库,防洪蓄洪。
②下游疏浚河道,扩大河流人海水道。
本题考查中国地区地理常识,需要先对图示内容进行正确断定才可以做出解答,可以需要主要河流、湖泊的形状、行政区的轮廓、海陆分布等多方面来判断,熟知长江形状的可以非常随便地看出该地区考查的是江淮一带,得出结论后,不难做答。
第题,进行地区断定后不难看出:A是长江的支流汉水,B为淮河。
第题,国内五大淡水湖是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第题,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是图示的主要流域,国内东部季风区河流补给的主要种类为雨水补给,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为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因而河流的流量变化也非常大。
第题,应用所学常识解决问题,要明确问题产生是什么原因,淮河水患,从自然角度看,是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河道弯曲等引起的,从人为缘由看,有植被破坏致使水土流失,使得河流含沙量大等缘由,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去设计解决问题的手段。
46.
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大的大洋是太平洋
B南极洲A北冰洋
乌拉尔山D欧洲C亚洲
③苏伊士运河
本题考查世界海陆地方、大洲、大洋的分布,考生对该部分常识进行记忆,做到胸中有图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