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云南成考专升本《大学习语文》科目备考重点4:前赤壁赋

点击数:780 | 发布时间:2025-01-16 | 来源:www.nachuangyi.com

    2024年云南成考时间定于2024年十月15日和16日,筹备考试报名专升本层次的考生,需参加政治、外语及专业基础课三门必考科目的考试,成人高考帮考试前辅导平台提醒各位考生提前进行复习,科学备考。除此之外,成人高考帮考试前辅导平台为帮助各位考生更有效的复习,将逐步对各层次、各科目的复习重点进行整理发布,以供考生参考。本次更新内容为《2024年云南成考专升本《大学习语文》科目备考重点4:前赤壁赋》,请考生注意。


    1、作家作品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字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伙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2、写作背景


    本文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所写的一篇有名的文赋,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7月。三年前,作者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虽免一死,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生活窘迫,没自由。他在政治失意,思想苦闷的状况下,寄情诗酒,放荡山水,曾两次泛游赤壁,写了两篇文赋,此为前一篇。赋中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达观怎么看。


    3、情感变化线索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以作者感情由乐到悲,再由悲到乐的变化为线索,可看作三个层次:第一段为第一个层次,写作者因泛舟江上而产生的自由快乐之感,仿佛“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第二段、第三段为第二个层次,写作者因客人所吹洞箫的呜咽之声而引出客人关于生活无常的议论;表现了作者对生活态度悲观的一面。第四段、第五段为第三个层次,是对前一种态度的否定,引入庄子齐物的思想,讲解“变”与“不变”的道理,倡导应采取一种委运自然,尽可能享受大自然的生活态度。


    4、作者的思想矛盾


    本文虽然设了主客问答,其实反映了作者内心矛盾的两个方面。客人的看法,表现了内心悲观的一面,而主人的看法反映了作者思想乐观的一面。客人说的是他内心的烦恼,而主人所说的是对这种烦恼的超越。最后客人欣然同意了主人的看法,说明了他内心的矛盾得到了疏解。


    5、景物与抒情、说理的关系


    这篇文章成功地描写了清风、明月、江水三种景物,对抒情和说理都起了要紧有哪些用途。第一段是借景物描写抒情。如“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江水构成一个优美的意境,使大家置于这种意境中,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感受,从而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合而为一的快乐心情。第四段是借景说理。如“江上之秋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自然之美,是大家天然的朋友,是造物者对人的恩赐,大家可以尽情地享用它。


    哪个也没办法不承认这是人类的幸福,从而使主人所倡导的大家应该快乐地生活的看法有了无可辩驳的力量。


    6、主客问答


    主客问答是汉大赋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其中总是是客人说出一套,有理有据,看上去非常雄辩,而主人则后发制人,说出一套更玄妙的道理。这种主客对话,互相补充,互相生发,妙趣横生。


    本文也使用了这一方法,设主客问答。其中客人所说的代表了作者思想的一面,而主人所说的代表了其思想的另一面。其中主人说服了客人,客人对主人的议论表示心甘情愿折服的同意,表明其思想上的矛盾达到了统一。


    7、骈散相间


    《前赤壁赋》是苏轼散文的代表作,语言骈丽、押韵,用韵时疏时密,却又极尽变化之能事,骈散结合,流畅婉转,用韵自由,疏密相问,极见艺术功力。


    温馨提示:专升本《大学习语文》科目的考试时间是上午9时至11时3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 成考院校

  • 贵州大学继续教育

  • 成考院校

  • 贵州师范大学继续

  • 成考院校

  •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

  • 成考院校

  • 贵州商学院继续教

  • 成考院校

  • 四川理工学院继续

  • 成考院校

  • 四川旅游学院继续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考易网(https://www.lzmft.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考易网微博

  • 考易网

首页

成考院校

学历提升

在线咨询